你好,欢迎来到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登陆
关闭窗口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资讯 >

2022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分析 广东地区回收服务网点和企业分布较多

发布时间:2022-04-06 15:41:04   来源:新浪网    浏览次数:

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我国主要的动力锂电池回收上市公司包括赣锋锂业(126.810, -1.72, -1.34%)(002460)、格林美(8.260, -0.15, -1.78%)(002340)、光华科技(17.370, -0.31, -1.75%)(002741)、宁德时代(508.170, -10.73, -2.07%)(300750)、天奇股份(18.050, -0.56, -3.01%)(002009)、骆驼股份(11.140, -0.12, -1.07%)(601311)、中伟股份(115.330, -2.78, -2.35%)(300919)、华友钴业(95.270, -2.35, -2.41%)(603799)、杉杉股份(27.150, -0.88, -3.14%)(600884)、超越科技(28.500, -0.32, -1.11%)(301049)、迪生力(6.450, 0.09, 1.42%)(603335)等。

本文核心数据:企业数量、企业处理能力、回收网点区域分布

具备合格资质的企业数量较少

按照《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依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工信部从2018年至今共公示了三批具备合格资质的企业名单,三批共计57家企业,代表我国目前具有工信部认定的具备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合格资质的企业仅有47家。而根据企查查的数据,我国在业/存续的企业中经营范围包含动力电池回收的注册资金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共有3091家。由此看出,我国大部分动力锂电池回收企业并不具备相应的资质。

注:数据截止日期为2022年1月12日。全国相关经验范围企业指全国在业/存续企业中经验范围包含动力电池回收的注册资本2000万元以上企业。合法资质企业指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录公示企业,拥有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资质。

全国回收网点布局广东居前

工信部根据《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和《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整合并在网站公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的信息情况,每季度更新一次。截止2022年1月11日,工信部认定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共有14899个。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江苏、山东是2021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分布最多的三个地区,网点数量分别为1504个、1088个和1080个,占比为10.09%,7.3%和7.25%。从回收企业来看,广汽、吉利和一汽是2021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分布最多的三个企业,网点数量分别为1675个、1364个和993个,占比为11.24%,9.15%和6.66%。

合规企业分布广东领先

在已经公布的动力锂电池相关企业名单的情况来看,位于广东省的企业较多,有8家进入名单的动力锂电池回收企业,其次是浙江名单内企业数量有6家、之后是江西、湖南和安徽,分别有5家名单内的企业。从主要动力锂电池回收的情况来看,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且发展较好的企业多分布在沿海省份,例如广东,浙江等地区。

格林美年处理能力领先

目前,工信部认定的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共有47家,根据对上述企业回收处理产能数据的统计,我国目前回收锂电产能已经突破100万吨。其中动力电池回收龙头格林美的年回收利用产能约为13万吨,赣锋锂业、威能电源、桑德集团约为10万吨。

相关企业上下游联动布局

仅工信部发布的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一批5家合规企业的电池处理能力就达到60万吨以上。其中格林美公司设计总拆解处理能力达45万套/年,回收处理的废旧电池(除铅酸电池外)占中国报废总量的10%以上。其余企业也在与上下游的产业联动上进行布局,通过与电池厂商、动力电源原材料企业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