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登陆
关闭窗口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资讯 >

新闻快递 十三五环保投资力度有望加大 将撬动万亿级投资

发布时间:2015-11-04 10:17:14   来源:    浏览次数:
 

 

1、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气凝胶玻璃首次实现量产

重量仅为水的十分之一、超级保温绝热、防火防爆、隔音降噪……这种由中南大学研制的新型超级节能气凝胶玻璃近日在我国首次实现量产,填补了我国在气凝胶研发应用领域的一项空白。(请点击阅读原文)

2、单骑突进收效甚微 垃圾分类处理全产业链共进退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仅以政府推动为主导,势单力薄;配套设施不足,人员少,财政压力大;市民参与率低以及各大小客观原因,导致我国垃圾分类进程异常缓慢。而政府的单骑突进又收效甚微,解决垃圾围城的难题究竟需要哪些因素?(请点击阅读原文)

3、利用难成规模致行业陷入瓶颈 再生水为何不好用

《“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国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然而,由于处理成本较高、价格机制难以形成,导致再生水利用难成规模,行业陷入瓶颈,那么,这些难题应如何破解?(请点击阅读原文)

4、再生水难成规模堵点在哪?

再生水利用是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由于处理成本较高、价格机制难以形成,导致再生水相对于自来水没有价格竞争力等问题,一些地区再生水利用陷入瓶颈。非但不能规模化生产,即使生产出再生水,也难以为其找到出路。(请点击阅读原文)

5、十三五环保投资力度有望加大 将撬动万亿级投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我国新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勾勒出“十三五”时期绿色发展蓝图,也孕育了绿色引擎拉动下的新商机。(请点击阅读原文)

6、农村污水处理的“创新基因”

揭开水泥板砖,一个漂浮着油污的黑水池出现在眼前,里面含混着餐厨污水、冲厕水等从农村居民家收集来的生活污水;而揭开与之相邻的另一块水泥板砖,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变成了一池干净的清水。农村生活污水何以变“浊”为“清”?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籍国东课题组研发的多介质生物生态技术就是这一神奇变化发生的奥秘。(请点击阅读原文)

7、我国已提出秸秆资源“五料化”利用途径——秸秆利用好 增收又环保

秸秆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生物质资源,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近年来,我国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2013年已经达到约76%。但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请点击阅读原文)

8、十三五”10大政策将影响你的钱包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3日发布,这份文件绘制了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新图景。梳理这份文件可以发现,在未来五年,以下这十大政策将实实在在地影响你的钱包。(请点击阅读原文)

9、企业研发税收优惠政策扩围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三部门联合发文,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请点击阅读原文)

10、我国废塑料回收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多重困难

目前,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采取各方面的措施进行废塑料回收,部分发达国家的回收工作已经收到明显的效益。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废旧塑料市场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废旧塑料进口国。但在废塑料回收利用方面,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废塑料的回收利用率非常低,行业发展也面临着多重困难。(请点击阅读原文)

11、6400条废旧轮胎变路面 建成合肥首条绿色生态路

从市重点局获悉,庐州大道的方兴大道至珠江路段将于近期开工建设。该段道路将被打造成滨湖新区第一条“海绵城市”试点市政道路,成为合肥市第一条绿色生态道路。(请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人民网、经济参考报、中国环境报、中国科学报、经济日报、中国环保在线、新华网、全球再生塑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