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碧湖,倒映着蓝天白云;岸边芳草萋萋,绿树婆娑。一‘桥’横跨湖面,形成一幅美丽剪影。”这是去年8月,本报记者踏进上杭蛟洋循环经济园区采访后的感受。近日,记者来到这里,看到的是秋天落叶纷飞、柔和霞光掩映的另一番美景,让人仿佛置身公园。
这里看不到粗大的烟囱冒烟,闻不到工业生产排放的刺鼻气味。“蛟洋循环经济园区是蛟洋工业区围绕紫金铜业20万吨铜冶炼项目形成的一个产业园区。目前,共落户大型企业8家,初步形成以紫金铜业20万吨铜冶炼、瓮福紫金磷化工为龙头,石膏板、水泥缓凝剂、氢氟酸、硫酸铜等项目为框架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基本实现企业环环相扣,废液、废渣、废气‘榨干用尽’。”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说。
走进紫金铜业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剥片机组的工作人员正操控机床,为铜片成片“脱衣”,之后就可看到一片片亮闪闪的阴极铜片。“在这之前,还有一个沉淀池,产生阳极泥,把阳极泥放入稀贵厂,可提炼金、银、铂、钯、锡等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余热,通过发电装置年可发电约3500万千瓦时;工业废水经达标处理后实现内部循环使用。”该公司工作人员邱燕告诉记者。而紫金铜业的副产品硫酸则通过管道直接输往瓮福紫金磷化工厂。
瓮福紫金利用硫酸,生产10万吨/年工业、饲料、食品级净化磷酸和40万吨/年磷酸氢二铵(复合肥),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实行循环利用,“我们还利用自主开发的技术,从磷矿伴生的碘资源中提取碘产品,年产量达50吨,打破了依靠海带提取碘的传统工艺。”公司相关负责人鲍澍说。
瓮福紫金生产过程中伴生的副产品之一氟硅酸,提供给园区下游企业瓮福蓝天氟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无水氟化氢;瓮福紫金另一副产品磷石膏渣,则提供给园区下游企业泰山石膏公司生产纸面石膏板和水泥缓凝剂。目前瓮福蓝天年产1万吨无水氟化氢项目和泰山石膏年产80万吨水泥缓凝剂的项目已相继建成投产。5000万平方米的纸面石膏板项目厂房建设和设备基础全部完成,大型主体设备安装完成,机器正在进一步调试中,年底前可以投产。
据统计,蛟洋循环经济园区前三季度实现产值109.9亿元,其中紫金铜业公司实现产值86.6亿元,瓮福紫金实现产值11.4亿元。落户的8个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60亿元以上。
蛟洋工业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游明德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积极引进符合循环经济园区产业规划、科技含量高、上规模的项目。”目前,园区新引进的总投资3.16亿元的德尔高纯电子物质生产项目、投资1.5亿元的思康有机氟/硅新型合成材料项目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紫金铜业20万吨扩能为28万吨挖潜增效项目正在实施;硫铁矿制酸项目,正在进行可行性报告编写与项目选址;年产10万吨的过硫酸铜项目正在洽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