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规模回收数据:2024年废电池回收量达683万吨,价值604亿元,锂电回收量59.69万吨,铅蓄电池处理量547万吨,突显行业经济规模。
2.政策与体系建设:全国设立15446家回收网点,推进碳足迹管理及跨省转移试点,助力"无废城市"建设与ESG发展。
0 引言
电池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与社会公众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燃油汽车、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叉车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动力电池需求量大幅增加。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装机量持续增加,通信基站保有量增加,带动储能电池需求量增加。移动电话、手提电脑、平板电脑、电动工具、医疗仪器等电子产品普及,消费类电池需求量基本持平。
本文分析了我国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锌锰电池、锌空气电池、锂原电池、太阳能电池等电池系列产销量与废电池产生量,讨论了我国废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介绍了电池产品碳足迹管理与企业ESG工作进展。
随着电池消费使用量增加,废电池产生量随之增加。废电池回收处理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二是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缓减资源压力;三是促进采用再生材料,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废电池回收处理是绿色供应链、“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投资资本关注的热点。2024年我国废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介绍如下。
1 电池市场需求情况
1.1 机动车保有量与电池报废量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53亿辆。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增长3.7% 和4.5%,汽车出口量为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截至2024年12月底,汽车保有量为3.53亿辆。汽车以旧换新超过680万辆,车辆维修环节起动型铅蓄电池报废量约为6850万kVA·h。
1.2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配套电池保有量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86.6万辆,出口量为223.88万辆,进口量为12.71万辆,其中中国市场销售总量为1075.4万辆。
据公安部数据,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其动力锂离子电池配套服役量约为1507 GW·h,辅助电源铅蓄电池配套服役量约为11 GW·h。
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8000万辆,其动力锂离子电池配套服役量约为3840 GW·h。
1.3 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与配套电池保有量
2024年,我国两轮电动车推估产量为4950万辆,新车装配锂离子电池的电动自行车占比约为20%。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64.7万辆。
2025年1月24日,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近日印发《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指南》,提出目前共有存量电动自行车约为3.8亿辆,其配套服役电池约为364.8 GW·h,每年报废铅蓄电池约为95 GW·h。
1.4 摩托车保有量与配套电池保有量
2024年,据中国摩托车商会数据,我国燃油摩托车产销量分别为1656.45 万辆和1645.62 万辆。据海关数据,内燃摩托车出口量为1450万辆。电动摩托车产销量分别为340.63万辆和346.66万辆。据海关数据,电动摩托车出口量为2213万辆。
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摩托车保有量约为1亿辆,铅蓄电池配套保有量约为10.8 GW·h。
1.5 通信基站保有量
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移动通信基站保有量达1265万个,其中5G基站达425.1万个。目前,新建通信基站备用电源磷酸铁锂电池配套比例约占储能电池总数的60%。
1.6 手机与笔记本电脑保有量与配套电池保有量
据工信部数据,2024年,移动通信手机产量达到16.7亿部,其中智能手机产量为12.47亿部。手机出口量为8.14亿部。移动电话用户总量为17.896亿户,随机配套锂离子电池保有量为20 GW·h。
2024年,笔记本电脑出货数量为2.04亿台,同比增长5%。据海关统计,截至2024年,全国笔记本电脑出口量为1.43亿台,同比增长1.7%。
1.7 风力发电装机保有量与配套储能电池保有量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年,风力发电装机新增8800万kW,截至2024年12月底,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5.21亿kW,其中有40%为分布式电站,需配置储能电池约416.8 GW·h。
风电机组的设计寿命一般为20~25年,预计在2025年,风电系统退役规模将超过1.2 GW。
1.8 光伏发电装机保有量与配套储能电池保有量
截至2024年12月底,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累计达8.87亿kW,其中有40%为分布式电站,需配置储能电池约为709.6 GW·h。
1.9 水力发电装机保有量与配套储能电池保有量
截至2024年12月底,水力发电装机容量累计达43595万kW,其中有40%为分布式电站,需配置储能电池约348.8 GW·h。
2 电池制造业情况
2.1 锂离子电池市场情况
2.1.1 锂离子电池产量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为294.57亿只,同比增长20.1%。锂离子电池产量如图1所示。
据工信部数据,2024 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为1170 GW·h,同比增长24%。行业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消费型、储能型和动力型锂电池的产量分别为84 GW·h、260 GW·h和826 GW·h。
2.1.2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如图2所示。2024年,动力电池装车量为548.4 GW·h,同比增长41.5%。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为139.0 GW·h,占总装车量的25.3%,同比增长10.2%;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为409.0 GW·h,占总装车量的74.6%,同比增长56.7%。
2.1.3 锂离子电池进出口量
据海关数据,我国锂离子电池进出口情况如图3所示。2024年,锂离子电池出口量为39.14亿只,折合出口电池质量为304.27万t,同比增长7.9%;2018—2024年,我国出口锂离子电池累计质量超过959万t。
据海关数据,2024 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进口量为8.1亿只,折合质量为5.37万t。
2.2 铅蓄电池产销情况
2024年,铅蓄电池推估产量为283.1 GW·h,同比下降5%。
据海关数据,2024年,我国起动型铅蓄电池出口量为7316.42万只,同比增长17.55%;其他类铅蓄电池出口量为1.78亿只,同比下降0.65%;铅蓄电池零件出口量为5.17万t,同比增长170.82%;铅蓄电池出口量约占总销量的17%。
据海关数据,2024年,我国起动型铅蓄电池进口量为46万只;其他类铅蓄电池进口量为514.97万只;铅蓄电池零件进口量为675.67 t。按质量计,铅蓄电池产销情况如表1所示。
2.3 氢镍电池产销情况
2024年,氢镍电池推估产量为4.52亿只,出口量为3.62亿只,进口量为3464.51万只,近几年我国氢镍电池产量、出口量与进口量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
2.4 镉镍电池产销情况
2024年,我国镉镍电池推估产量为1.12亿只,折合质量为8927 t。镉镍出口量为6710.7亿只,同比增长14.03%;镉镍电池进口量为22.4万只,同比下降24.55%。近几年镉镍电池产销情况如图5所示。
2.5 扣式锌锰电池产销情况
2024年,我国扣式碱性锌锰电池推估产量为30.69亿只,折合质量为5147万t,出口量为24.58亿只,折合质量为4118 t;进口量为1.53亿只,折合质量为298 t;近几年碱锰电池产销情况如图6所示。
2.6 圆柱形碱性锌锰电池产销情况
2024年,我国圆柱形碱性锌锰电池推估产量为170.84亿只,折合质量为35.5万t;出口量为136.67亿只,折合质量为28.4万t;进口量为2.82亿只,折合质量为0.49万t,如图7所示。
2.7 其他类碱锰电池产销情况
2024年,我国其他类碱性锌锰电池推估产量为4.27亿只,折合质量为1.25万t;出口量为3.42亿只,折合质量为1万t;进口量为1880.8万只,折合质量为493 t;近几年其他类碱锰电池产销情况如图8所示。
2.8 普通锌锰电池产销情况
2024年,我国普通锌锰电池(俗称碳性锌锰电池)推估产量为178.8亿只,折合质量为29.6万t,其中纸板锌锰电池约为148亿只,糊式锌锰电池约为30亿只。2024年,我国普通锌锰电池出口量为143亿只,折合质量为23.7万t;进口量为1.74亿只,折合质量为0.2万t,如图9所示。
2.9 氧化银电池产销情况
2024年,我国氧化银电池推估产量为5600万只,折合质量为91 t;出口量为4442万只,折合质量为73t;进口量为1.32亿只,折合质量为86 t,如图10所示。
2.10 锌空气电池产销情况
2024年,我国锌空气电池推估产量为9400万只,折合电池质量为105 t;出口量为7509.7万只,折合质量为84 t;进口量为1.34亿只,折合质量为205 t,如图11所示。
2.11 锂原电池产销情况
2024 年,我国锂原电池推估产量为29.95亿只,折合质量为2.7万t;出口量为23.96亿只,折合质量为2.2万t;进口量为6.53亿只,折合质量为0.33万t,如图12所示。
2.12 太阳能电池产销情况
据工信部网站数据,2024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654 GW,同比增长10.6%。
据海关数据,2024年,我国太阳能电池出口量为77.87亿个(约57.5 GW),同比增长38.2%;出口额为2176.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8%。
3 废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情况
3.1 废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行业情况
3.1.1 锂离子电池国内消费量
国内市场锂离子电池消费量(按质量计)如图13所示。2024 年,锂离子电池新增使用消费总量为363.3万t,其中,电动汽车国内销量电池装机量为354.9万t,进口锂离子电池为5.4万t,电动自行车、手机、笔记本电脑、通信基站备用电源以及新能源发电系统储能电池等配套电池新增使用量约为3万t。
3.1.2 废锂离子电池推估产生量与回收价值
报废锂离子电池包括国产内销的电动汽车与进口电动车退役动力电池、移动电话与手提电脑等电子电器报废锂离子电池、电动自行车与电动摩托车以及电动叉车报废电池、备用电源与储能电池报废量、锂离子电池生产环节报废锂离子电池与废料等。
依据工信部规定,2016年起,乘用车生产企业执行对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提供8年或12万km的质保。考虑到前几年动力电池装机量中三元电池比例大,按动力电池使用寿命7年测算。例如,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为77.7万辆,出口量为10.55万辆,进口量为6.93万辆,当年国内消费量为74.08万辆,则2024年报废74.08万辆,产生约24.45万t退役动力电池。
2017年,进口锂电池使用至2024年报废,报废量为7.33万t。
手机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等消费类锂离子电池报废量,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等储能领域锂离子电池报废量,通信基站备用电源锂离子电池报废量,按每年3万t匡算。
根据 2024 年锂离子电池产量,生产环节产生的废电池与废料推估产生量为24.92万t。
综上所述,2024年,废锂离子电池与废料产生总量约为 59.69 万 t,如图 14 所示,其回收价值约为80.59亿元,如图15所示。
3.1.3 废锂离子电池回收量
据工信部网站数据,2023年,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量为22.5万t。
2025年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预计2024年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量突破30万t,同比增长约33%。
3.1.4 废锂离子电池回收体系建设情况
据工信部网站数据,截至2024年5月,164家汽车生产企业和77家梯次利用企业在全国31个省(市)设立了由工信部认定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有15446家。其中,梯次利用企业的回收网点为1344家,汽车生产企业的网点为14102家。
据北京资源强制回收创新战略联盟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255家企业废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项目其环境评价公示规划产能合计为1185万t,实际建设产能按30%测算,其产能约为356万t。
3.2 废铅蓄电池回收处理行业情况
3.2.1 铅蓄电池国内消费量
2024年我国铅蓄电池产量为284 GW·h(折合747.4万t),出口量为72.2万t,进口量为2.5万t,国内市场铅蓄电池消费量约为677.7万t,如图16所示。
3.2.2 废铅蓄电池推估产生量与回收价值
2021年,国内市场铅蓄电池销售量约为577.6万t,电池使用寿命按3年测算,废铅蓄电池推估产生量如图17所示。2024年,废铅蓄电池产生量为577.6万t。铅蓄电池生产环节产生含铅废料29.9万t,合计 607.5万t,可加工再生铅376.6万t,回收价值为651亿元。
3.2.3 废铅蓄电池回收处理量
再生铅产量与废铅蓄电池回收处理量如图18所示。2024年,再生铅推估产量为339万t,废铅蓄电池回收处理量约为547万t。
3.2.4 废铅蓄电池回收体系建设情况
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采取自主回收、联合回收或委托回收模式,通过生产企业自有销售渠道或专业企业在消费末端建立网络回收铅酸蓄电池,采用“以旧换新”等方式提高废电池回收率。备用电源蓄电池、储能用蓄电池报废后交给专业企业处置。探索、完善生产企业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与白名单制度。
2024年2月2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公布优化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管理试点单位清单(第一批)19家。2024年,实施废铅蓄电池收集与运输转移试点,试点单位在试点地区的废铅蓄电池规范回收量约为250万t,约占全国废铅蓄电池总量的50%,即全国整体规范回收率约为50%。相对于试点企业销售量,企业废电池回收率约为80%。2025年将延续试点,并增加试点企业数量。
截至2023年年末,中国持证再生铅企业数量为69家(不含仅处理铅膏及其他含铅废物而不处理废铅蓄电池的企业)。核准废铅蓄电池和其他含铅废物处理能力为1372万t。
3.3 废镉镍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情况
废镉镍电池产生量如图19所示。2021年,镉镍电池推估产量为7578万只(折合9647 t),出口量为4547万只(折合5788 t),进口量为110万只(折合744 t)。2021年,镉镍电池消费量为0.4603万t。按使用寿命3年估算,2024年,废旧镉镍电池产生量约为0.4603万t。按每吨废镉镍电池6000元测算,回收价值约为2976万元。
3.4 废氢镍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情况
废氢镍电池产生量如图20所示。2021年,氢镍电池推估产量为5.557亿只(折合2.25万t),出口量为4.45亿只(折合1.8万t),进口量为6389万只(折合4909 t),镉镍电池消费量为9414 t。按使用寿命3年估算,2024年废旧氢镍电池产生量约为9414 t。镍氢电池里面包含35%(质量分数)镍、4%钴、1%锰和 8% 稀土元素,按每吨废镉镍电池6万元测算,回收价值约为8.08亿元。
3.5 废扣式碱性锌锰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情况
扣式碱锰电池消费量与废电池产生量如图21所示。2023年,扣式碱性锌锰电池推估产量为26.02亿只(折合4054 t),出口量为20.82亿只(折合3243 t),进口量为1.08亿只(折合206 t),扣式碱性锌锰电池国内消费量为1017 t。按使用寿命1年估算,2024年废旧扣式碱性锌锰电池产生量约为1017 t。
3.6 废圆柱形碱性锌锰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情况
圆柱形碱锰电池消费量与废电池产生量如图22所示。2023年,圆柱形碱性锌锰电池推估产量为142.28亿只(折合29.41万t),出口量为113.82亿只(折合23.53万t),进口量为2.99亿只(折合4843 t),圆柱形碱性锌锰电池国内消费量为6.37万t。按使用寿命1年估算,2024年,废旧圆柱形碱性锌锰电池产生量约为6.37万t。
3.7 废其他类碱性锌锰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情况
国内市场其他类碱锰电池消费量与废电池产生量如图23所示。2023年,其他类碱性锌锰电池推估产量为3.67亿只(折合1.04万t),出口量为2.94亿只(折合8291 t),进口量为1487万只(折合405 t),其他类碱性锌锰电池国内消费量为2478 t。按使用寿命1年估算,2024年废旧其他类碱性锌锰电池产生量约为2478 t。
3.8 废纸板锌锰电池(含糊式锌锰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情况
国内市场纸板锌锰电池消费量与废电池产生量如图24所示。2023年,纸板锌锰电池(含糊式锌锰电池)推估产量为166.12亿只(折合29.27万t),出口量为132.9亿只(折合23.41万t),进口量为2.17亿只(折合2628 t),纸板锌锰电池国内消费量为6.12万t。按使用寿命1年估算,2024年废旧纸板锌锰电池产生量约为6.12万t。
3.9 废氧化银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情况
国内市场氧化银电池消费量与废电池产生量如图25所示。2023年,扣式氧化银电池推估产量为5939万只(折合85 t),出口量为4751万只(折合68 t),进口量为1.23亿只(折合82 t),氧化银电池国内消费量为98 t。按使用寿命1年估算,2024年废氧化银电池产生量约为98 t。
3.10 废锌空气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情况
国内市场锌空气电池消费量与废电池产生量如图26所示。2023年,扣式锌空气电池推估产量为7092万只(折合85 t),出口量为5673万只(折合68 t),进口量为1.15亿只(折合191 t),锌空气电池国内消费量为208 t。按使用寿命1年估算,2024年废锌空气电池产生量约208 t。
3.11 废锂原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情况
国内市场锂原电池消费量与废电池产生量如图27所示。2023年,锂原电池推估产量为23.19亿只(折合1.87万t),出口量为18.56亿只(折合1.50万t),进口量为5.93亿只(折合2972 t),锂原电池国内消费量为6719 t。按使用寿命1年估算,2024年废锂原电池产生量约为6719 t。废锂原电池按每吨6000元测算,回收价值为4195万元。
3.12 废太阳能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情况
太阳能电池使用寿命按20年测算,20年前建设的光伏发电系统将面临太阳能电池报废量递增。根据网络数据,2004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2000 MW,则截至2024年,太阳能电池累计退役量为2000 MW。
4 电池产品碳足迹管理与ESG工作进展
2024年6月4日,生态环境部等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提出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发布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发布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
根据ISO14067:2018《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及指南》,按照 GB/T 24067—2024《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企业联合制定了团体标准《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碳排放量核算方法》《铅蓄电池生产企业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再生铅企业碳排放量核算方法》。
5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2024 年我国废电池与废料推估产生量为682.9万t,近十年废电池产生量现状与趋势如表2所示,随着国内市场电池消费量增加,废电池产生量逐年增加。根据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与节能减排的要求,亟待规范废电池回收处理市场,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管理办法》《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基础上,建议起草制定《废电池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建立与完善废电池回收处理行业管理政策法规。
(2)城市固废产生量中,废电池被列入有害垃圾,对环境影响较大。为此,建议将废电池回收处理纳入“无废城市”建设管理。
(3)最近,报废机动车、电动自行车、移动电话等消费类电子电器推行以旧换新,并配套“补贴政策”,建议将废电池回收纳入“补贴政策”管理要求。
(4)根据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施方案,在电池销售网络基础上,实施“逆向物流”,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回收废电池,需要产业链企业联合共建共享废电池回收处理体系,建议建立与规范废电池回收处理体系与管理平台,促进电池产业链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信息: 第一作者: 王海波(1978—),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锂/钠离子电池。Email: wanghb@suda.edu.cn 通信作者: 曹国庆(1955—),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池与环保。Email: batterycao@163.com